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深圳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从边陲小镇变为“中国硅谷”。如今,在新一轮工业浪潮中,深圳再次抢抓时代机遇:深圳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配资在线开户,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为深圳稳中求进积蓄潜力,为中国经济增添动能。
全球每7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是“深圳制造”、深圳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的70%、通信基站产量占全球的50%、便携式储能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3……在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绩单”的背后,新型工业化的科技和财富密码随处可见。
据深圳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3.67亿元,同比增长8.3%,占GDP比重提升至42.5%,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等细分行业快速增长,已成为深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许懿
高歌猛进
战新产业增加值近5年增53%
在数据的对比中最能看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称“战新产业”)的活力和能量。
2019年深圳战新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7.7%;2022年,进一步攀升至13322亿元,占GDP比重为41.1%,居全国一线城市首位,成为我国战新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标杆城市;再到本年度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锚定目标——2023年战新产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深圳近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53%。
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来源,而战新企业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型“造血细胞”。近年来,深圳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制造业空间供给力度,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给战新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了优质土壤,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深圳辖区内属于战新产业的上市公司为169家。而在2020年末,深圳所属战新产业的上市公司仅为96家。不到3年时间增加73家,平均每月诞生两家战新产业上市公司,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乘数效应
战新产业千行百业领跑全国
当前,深圳已成为我国战新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多个战新产业全国领先。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例,目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1.2万余家,深圳以1338家排名第一。
坪山区自动驾驶小巴串联坪山区政府与坪山高铁路;深圳邮政无人配送车在龙岗赛格园区投入试运行;妈湾智慧港已投入38台自动驾驶集卡,建成全球首个大规模5G+自动驾驶自动作业港区……前三季度,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增加值547.14亿元,同比增长44.8%,增速列20大战新产业集群首位,2021年以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应用在深圳走向千行百业。
与此同时,深圳强化“三化”方向,持续推动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注重智能化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出台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及行动方案,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和全球“灯塔工厂”,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今年新增发布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典型案例51个,华为“盘古”、腾讯“混元”等通用大模型技术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注重绿色化转型。围绕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抢抓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风口,发布全球首个光充储放一张网和虚拟电厂2.0版,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和超充之城,建设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123.5万辆(占全球1/8),增长125.8%;电化学储能产值1160.9亿元(占全球1/7),增长15.8%。
注重融合化推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筹规划网络、算力、物联感知、空海通信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的极速先锋城市,率先迈入5.5G时代。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建设工业大数据云平台,推动30余万家中小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0.5%,规模和质量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先行先试
构建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战新产业能数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规划起步较早,政策扶持高效。
早在2009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战新产业规划,后来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七大战新产业。直至2019年,深圳战新产业增加值第一次突破万亿大关。
2022年,深圳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提出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一系列积淀为深圳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深圳拥有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形成经济增量以战新产业、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梯次型现代产业体系。近期深圳发布的《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到,到202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
对于深圳战新产业的未来之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认为,要为新技术培育未来场景配资在线开户,突出场景驱动,促进技术迭代和加速产业化。同时要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争取在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部滨海国际生物谷、深圳高新区等区域搭建现实应用模拟场景,重点推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生命经济等创新产品和服务试验的发展和推广应用。